信用法治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信用法治研究
中央党校王伟:重视“三化”,加强高质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来源:信监官教育培训考试网丨信监官网  时间:2022-8-11 发布人:admin

中央党校王伟:重视“三化”,加强高质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660230032998.jpg

        在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肩负着怎样的新使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给出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和路径安排。在《意见》实施数月有余之际,针对如何加强高质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如何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合规发展,让我们来听听中央党校法治专家王伟怎么说。

        王伟:重视“三化”,加强高质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大社会工程。因此,应当树立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化的社会工程进行推进。

         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要注重实现“三化”:

         一是社会信用建设要实现体系化,打造社会信任网络。

          当今社会是复杂的网络社会,包括民事交往、投资交易、政府管理等内容,为简化人际交往和政府管理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和运行的成本,需要构建体系化的信任机制。

        我国的信用建设经历了从伦理道德层面向制度层面、从个体信用向机构信用、从私权利主体向公权力主体、从经济信用向公共信用的变迁过程。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广义社会信用格局正在形成,形成了涵盖政、商、社、司等重点领域的信用建设局面。在此背景下,不妨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用系统化的思维和方法去推进这一系统化工程。

         二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实现社会化,完善社会共治机制。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社会的普遍参与、合作与监督,实现社会共治,要强调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的多元化。不仅需要政府引领信用建设,还需要吸引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众多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同时,信用治理的手段绝不仅仅只是命令和强制的手段,而应当包括道德教化、制度规范,法律强制等多元手段,涵盖高强度、低强度和中性、柔性的治理机制。

        具体而言,要推动全体社会成员自律,使其更加主动自觉地遵守诚信的道德观念、履行社会责任。要引导企业构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对失信对方的约束,降低对方违约失信风险,有效规避信用风险;要构建政府、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普遍参与的社会治理机制,进行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

        三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实现法治化,强化社会信用监督。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当重点加强这三类机制的运用。其一,市场声誉机制,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完善相应的信用信息传播、新闻媒体宣传等方式,运用声誉机制激励诚信企业、惩戒失信企业;其二,信用“立法”机制,通过人大、政府的正式立法确立诚实守信的基本行为,划定必须遵守的诚信底线;其三,信用“监督”机制,包括行业协会商会诚信自律、企业自身诚信自律、企业信用合规管理、企业信用档案官、信用技术标准、信用治理手段、信用信息自主公开、社会信用监督,以及发布诚信经营宣言或承诺等方式推动信用建设。

        这些机制的运用,其核心和主线在于构建制度化的信任制度,包括信用信息的传递、失信惩戒、守信激励、信用法律服务、社会信用监督、政府信用监管、信用自主公开、诚信文化宣传、信用法治教育等信用制度体系。(信鸽)

首页  |  CSEE简介  |  关于信监官  |  版权声明  |  法律声明  |  信监官之家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  信监官发展  |  产教融合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主办:信监官教育培训考试网 | 信监官网    联办:信监官教育集团    政策与法律顾问:律信法律咨询事务所    AAA级信用法治人才教育机构    AAA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运营:信监官教育培训考试网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信用监督邮箱:cnxinjianguan#163.com(将#替换为@)

地址: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服务中心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    网址:http://www.xinjianguan.com

CopyRight © 2019-2023 信监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2002133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527号

微信二维码